什么是R、L、C串联电路,它有什么特点?
2022-07-12 15:58:04
晨欣小编
R、L、C串联电路
1、阻抗
感抗XL=ωL=2πfL
容抗Xc=1/ωc=1/2πfC
电抗X=XL+Xc
总阻抗Z=√R2+X2
2、R、L、C分电压
电阻上电压U=IR,U与I同相。
电感上电压U=IXL,U超前电流90°。
电容上电压U=IXc,U滞后电流90°。
3、总电压、总电流关系
总电压与总电流有效值关系符合欧姆定律,I=U/Z。
XL=Xc时,电路呈纯阻性,电压与电流同相位。
XL>Xc时,电路呈感性,电压超前电流。
XL
4、电路功率
1)瞬时功率
交流电路中任一瞬间的功率称为瞬时功率。瞬时功率大于零时,电路从外部吸取能量,瞬时功率小于零时,电路向外部送出能量。
2)有功功率
交流电路的瞬时功率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功率,又称有功功率。
P=UIcosφ,单位为w。
3)无功功率
电路中纯电感、纯电容为储能元件,只进行电能交换而不消耗电能,这部分功率称为无功功率。
Q=UIsinφ,单位为var。
4)视在功率
P=UIcosφ中的UI不是线路实际消耗的功率,反映的是功率容量,称为视在功率。
S=UI,单位为V•A。
5、功率因数
1)总电压与总电流的相位差余弦值cosφ称为功率因数。功率因数反映了电路中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,视在功率只有乘以功率因数之后才是电路的有功功率。
2)cosφ中的φ角称为功率因数角。它是电流滞后于电压的相位角,也就是阻抗角。
3)φ角的正负说明了电路阻抗的性质是容性还是感性。功率因数常注明滞后(φ>0)或超前(φ<0)。
6、功率三角形
在正弦交流电路中,视在功率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三者关系为:S2=P2+Q2。三种功率构成的直角三角形称为功率三角形。S与P的夹角就是功率因数角φ,且tanφ=Q/P。
WR04X68R0FTL
74HC164D,653
TB60
SMF6.5CA-Q
HoLLR2512-3W-13mR-1%
BC847BSQ-F2-0000HF
GRT155R70J105KE01D
VT1E221M-CRF10
NM1206B104K451CEGN
TMC3KJ-B2K-TR
海量现货云仓
闪电发货
原厂正品 品质保障
个性化采购方案
售前客服
售后客服
周一至周六:09:00-12:00
13:30-18:30
投诉电话:0755-82566015
扫一扫,加我微信
感谢您的关注,当前客服人员不在线,请填写一下您的信息,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。